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驱动乡村人文振兴的路径研究
陈克云
(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,安徽 黄山 245000)
摘 要: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,但面临文化内涵空心化、外来文化挤压、传承断层及“活态存续”“现代适应”的双轨困境,威胁其原生价值与乡村人文生态。通过徽州非遗现状分析与案例实证,结合理论框架提出“人文—技术—制度”三元保护范式。瞻淇鱼灯案例揭示非遗商业化与内涵流失的矛盾,但通过社群共治、数字技术赋能及制度协同,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平衡,带动青年返乡与乡村产业融合。构建以人文内核为根基、技术创新为驱动、制度保障为支撑的三元范式,可破解非遗保护与乡村发展的深层矛盾,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动态共生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觉与可持续动力。
关键词:徽州;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;乡村人文振兴;技术驱动
中图分类号:G127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1-9255(2025)02-0070-05